最简单的半导体 - 二极管
二极管是半导体组件(Semi-conductor devices)之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它由两部份组成,分别是N型硅(N-type silicon)和P型硅(P-type silicon)。N型硅和P型硅是两种掺杂了不同杂质的硅化合物。从图1可以看到二极管是如何构成的。将N型硅和P型硅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二极管的作 用——限制电流的流动方向。请读者留意二极管的电路符号,当中的等腰三角形是代表了电流方向,而直线就代表了N型硅的位置。
传统的二极管
图1. 二极管的结构及其电路符号 |
图2. 在「正向偏压」的情况下,电流能够通过二极管。 图3. 在「反向偏压」的情况下,电流不能通过二极管。 |
图 2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当中将一个电池连接了电阻和二极管。当开启电源时,电流能够通过电阻,这情况称之为「正向偏压」(Forward-bias)。 但如果将二极管重新以相反方向安装时,电流便不能通过(图3),这情况称之为「反向偏压」(Reverse-bias)。
二 极管看似平平无奇,但其实它就在你我的身边。传统的二极管可用来建立整流电路(Rectification circuit),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另外,二极管亦用作计算机、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和微波/无线电电路中开关电路的组成组件。甚至简单至一般的电子产 品,也会使用二极管,防止使用者一旦误将电池的正负极倒转时,对产品所造成的破坏。
经过多年的发 展,二极管已发展出不同种类,各自有独特的用途。其中最为人熟悉的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了,日常生活不难发现它的存在,例如各种电器和电子产品上的讯号灯、电筒、车头大灯等等。另外一种称为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在测光仪器、光敏传感器(Photo sensor或Photo detector)、DC用的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即一般简称为CCD的感光组件)等都可以找到。雷射二极管/二极管激光器(Laser diode),主要用在光学储存装置(Optical storage devices)、雷射打印机和光纤通讯等。
发光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 |
光纤通讯用的雷射二极管 |
甚么是半导体?
相信各位读者都不会对半导体这个名词陌生吧!皆因由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计算机、手提电话、PDA,到大家都十分喜爱的PMP、Xbox、数码相机等等,无一不是使用半导体。但有没有想过,为何半导体能够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在 解答以上问题之前,就先得解释甚么是半导体了。也许大家曾经听过,一般导电体如金属之所以能够通电,是因为内里带电荷的电子能够自由活动;只要金属的两端 有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的存在便会产生电流。而半导体的导电性质(Conductivity)并不像绝缘体(Insulator)那般在任何环境下也不会 导电,也不像导电体那样,只要有电位差便能通电。但半导体的运作原理属于高阶的物理学,因此笔者只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简单的概念。
或 者大家曾经听过,半导体是由硅元素构成。而刚才介绍二极管时,笔者提及过半导体材料N型硅和P型硅。要将硅元素加入杂质的原因,乃是因为硅本身并不能导 电;但只要将硅掺杂(Doping)不同种类和份量的杂质,变成硅化合物后便可以通电。不少半导体组件各自有不同的导电特性,就是因为组件内的N型硅和P 型硅的位置分布和份量所造成。其实除了N型硅和P型硅,还有其他不同种类的半导体材料,以制造出带有不同特性的组件。
只要控制掺杂入硅元素的杂质含量以及硅化合物的组合方式,便可造出适合不同需要的半导体组件。正因如此,工程师便制造出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组件,有效解决过去在设计电路方面不能解决的难题,同时亦开创出多种新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