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IEK:黑莓手机凋零全纪录

发布时间:2012-8-15

关键字:黑莓手机 

红极一时的黑莓手机(BlackBerry),曾经是美国总统的御用装备,好几部卖座电影里有它的倩影。但是手机产业冷酷无情,后生可畏,如今的黑莓手机像个吃下连番重拳的拳击手,步履摇晃,但对手还拳如雨下,眼看就要被KO。

 

生产黑莓手机的Research In Motion(RIM),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滑铁卢,近几年它的业绩和市场占有率也很“滑铁卢”,节节败退,欲振乏力,业界对其能否存活,都打了大问号。

 

RIM的第一财季的季报显示大亏5.18亿美元,营收从一年前同期的49亿美元,剧减至28亿美元;同一季,黑莓手机只出货780万部,比一年前减少三分之一。问题还不只如此,低价黑莓手机的销售比率较以往增加,而且因为和电信业者合作促销,公司方面还要贴钱给电信业者。

 

更让人气馁的是,原本信誓旦旦要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BlackBerry 10操作系统,要延到明年春季才会上市,这已是此一新操作系统数度延迟,市场哗然,而今年1月才就任的CEO,Thorsten Heins,告诉分析师,拖延的原因是程序庞大。

 

成长之窗已经关闭

 

传统上第三季是开学后的旺季,也是圣诞节来临前的部署季节,新黑莓手机未能在秋季推出,意味着将丢掉圣诞节的大好商机。但是对手可不会手软,苹果iPhone 5盛传将在9月推出,三星公司的Galaxy S III早已轰动上市并且于7月底时销量突破千万部。甚至脚程比较迟缓的微软也不敢怠慢,即将推出Window Phone 8操作系统,除了结盟伙伴诺基亚(Nokia)外,也吸引多家亚洲手机厂商采用,包括宏碁和华硕。

 

而在公布财报的同时,RIM也宣布要裁员5,000人,占1万6,500名员工的三成。裁员会造成士气低落,刺激员工出走,造成研发进度推迟,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各家手机业者早就抢市的情况下,新的黑莓手机及其操作系统除非大跃进,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卖点,否则很难杀出一条生路。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Charles Golvin便毒舌地说,这种机会微乎其微,他认为黑莓手机的成长之窗已经关闭。

 

Heins一再强调,该公司最好的希望仍是降低成本和成功推出BlackBerry 10新机。这样的声明难释众疑,因此市场盛传RIM可能被并购,但没有迹象显示有谁真的有兴趣买下。Facebook和亚马逊(Amazon)有意拥有自己的手机,但黑莓手机有软件问题,Facebook和亚马逊应不致于淌浑水;从Google和微软的例子也可以看出,要进入手机市场也未必要买下硬件制造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平心而论,RIM有许多强项,它能自行设计、制造和营销黑莓智能手机,拥有许多专利;它有独特的网络架构,整合硬件、软件与服务,提供邮件推送、语音、实时通、简讯、上网和企业内部网络服务,它也让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和制造商透过黑莓平台与软件开发工具,提升产品与服务。它以安全性和商用取向著称,一推出就掳获企业高阶人士的喜爱,至今活跃用户还有7,800万,很多企业采用它。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IM太重视企业高阶市场的结果,使得它渐渐心态自大,无视广大的消费者。它坚守按键式手机,按键即占机体一半,屏幕因此较小。但是在苹果推出iPhone后,尤其是苹果与AT&T合作,使得iPhone合约价格大降,iPhone渐趋平民化;Google也很快推出Android开放架构操作系统,获大部分手机制造商采用。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挟其较大屏幕和亲和易用的优点,再加上App的推波助澜,黑莓手机的独特性消失,消费者转而青睐多点触控屏幕,舍弃按键式手机。触控使用习惯一旦养成,就不会回头眷顾按键输入。

 

黑莓手机定位是工作用手机,而非娱乐装置,但是手机应用的发展上,工作和娱乐的界线已经模糊,很多黑莓手机的工作应用,也被iPhone和Android的应用程序取代,更多的开发商为iPhone和Android开发企业用的小程序,使用上的选择更多、更便利,愈来愈多企业不再配给员工统一的手机,而是提供补贴,让员工自己选用喜欢的手机,再安装公司指定的App程序,这让iPhone和Android手机大举进入企业,黑莓的江山为之色变。

 

智能手机版图变化

 

从市场研究业者IDC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版图变化。2012年第一季,黑莓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从前一年的13.6%滑落到6.7%,而三星智能手机的占有率则从11.3%跃升到29.1%,苹果iPhone的占有率从18.3%提高到24.2%。RIM有一难兄难弟,那就是芬兰的诺基亚,市占率从23.8%跌到8.2%。

 

商场上有句话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RIM显然没有参透这点,当智能手机竞争已进入以人为本,科技演进和使用体验带来市场游戏规则改变,服务型应用生态体系的营造成为致胜关键,企业就要谦虚地聆听消费者的心声,探求消费者深层的真正需求,推出能让他们有绝佳体验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顾盼自雄是企业的塑化剂。大公司如IBM和SONY也都曾经不可一世,背离消费者;拍立得和柯达没有妥适因应数码摄影的崛起;富士施乐曾是领先开发窗口界面,却没有加以重视,而被苹果乔布斯慧眼相中,拿去发扬光大。殷鉴不远,企业经营岂可不慎、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