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EMS
最近我来到了泰国。我想到这里来了解这场水患带来的冲击有多么严重,亲自看看复原的工作进行的如何,同时和当地的人聊聊现在的情况。我将有机会和泰国投资委 员会以及驻泰国的美国商会官员们晤谈,也将和负责制造与营运管理的高层主管会面,当然也会实地去看看遭受洪水破坏的厂房。
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场水患有多么严重,我从一位曾在多家新闻媒体发表有关国水患讯息的经济学家取得了相关信息。这位来自新加坡星展银行(DBS)的经济学家 Ramya Suryanarayanan表示,根据泰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的统计,这场水患造成大约2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相当于90亿美元。
“这 还不包括资本投资和财物的损失──建筑物、道路、固定设备、机械、家用设备/资产等,”Ramya Suryanarayanan在一封email中说:“制造业和农业受创最严重。制造业产下跌了22%,其中以汽车产业与硬盘冲击最大,其次是机械与设备 (空调)、家电(冰箱)以及半导体。”
据说这场水患对于泰国首都曼谷的影响较小。因此,受创最严重的地区似乎离我下塌的Lumpini附近商业中心较远。但我的心中仍有一大堆的问号。
例如,一般当地‘老百姓’(common folk)以及原先派驻于此工作的人员──非业界厂商代表或政府官员──私下告诉我,政府对于预防未来再度发生大规模水患所采取的措施其实并没什么明显的进展。那么,至今究竟已经完成了什么?未来还需要努力些什么呢?
如同希捷科技(Seagate)的一位主管在博客中所提到的,业界厂商被迫重新思考其供应链运作,同时强化其紧急管理策略。但必须重新评估哪些做法呢?再者,如果该区域再度发生水灾时,针对特定情况采取的预防步骤也适用吗?
泰国可能只是整个高科技供应链地图上的一个小区域,但去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却可让我们学习到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将会对于泰国如何处理天然灾害与供应链中断的问题,硬盘产业的现况,以及如何在新兴市场展开业务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