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未来技术 未来科技
这是今年针对未来科技的讨论所举办的全球性网络活动──“国际多媒体视频会议(IMTC) 2025大会”所提出的关键问题。
虽然2025年听起来仍像是科幻小说的题材,但已经有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押注在他们认为在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上了。
所谓的网真(telepresence)可能形成广大的市场吗?何谓线上协作(online collaboration)?社交电视(social TV)呢?而标准化的进展(advancements in standardization)又是什么?这些都只是这场线上会议讨论主题的一部份,然而,包括三星(Samsung)、华为(Huawei)、 Comcast 、Plantronics、思科(Cisco)、Primesense等知名企业,以及其它多家公司的高层们,都参与了这个线上会议,共同讨论未来。
《EE Times》也与 IMTC 总裁 Anatoli Levine 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共同探讨业界厂商们所擘画出的未来蓝图。
在面对未来时,一个永恒不变的问题是──未来永远是未来,至少明天才是今天的未来。在《回到未来》这部电影中,2012年就会出现飞行汽车,但至今我们还未看到。那么,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构想,但又不会太过遥远?
答: 让我们从两件日常琐事谈起。若没有后视镜,你是不能开车的。另外,如果你想去某个地方,你就应该先检查你的时程表,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去。人们永远着迷 于未来。我们一直努力猜测未来的模样。这让我们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当我们试图预测未来的轮廓时,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发挥想象力,藉由潜意识 的不断运作,我们终将得到答案,而这也正是未来会发生的事。
过去五年来,人们不断预言“视频将无所不在”,并认为这股趋势将改变未来,网络电视亦然。但这是正确的方向吗?或许人们期待不同的未来,而我们选错了对象?
答: 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问题。首先,人类是视觉动物──我们都喜欢形象逼真且栩栩如生的照片。要实现如同日常生活般生动的视频品质,仍然是一 个努力中的目标。然而,今天若用手机通话,或是用手机传送信息(包括电子邮件、短信)等功能突然消失,我们的惊吓指数会非常高,而且会立即发现有很多事完 全不能做。在没有视频功能时,我们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所以,目前视频并不是通讯的基础需求。
另外两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成本和复杂性。没有人愿意为了视频付更多钱。
确实,最原始的手机可能很简陋陃,但它很容易使用。尽管今天的 Skype 和 Facetime 在使用方式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视频通讯仍然在朝“易于使用”的方向发展。
最终,当我们能实现易用、高品质和低价格之际,视频通讯才可能真正成功。
运动控制:现在和未来都应该关注的重点
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中描述了大量运动控制场景,让人们对此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Primsesense是第一家运用类似概念的技术大获成功的公司(后来整合到微软Kinect中)。然而,自那时起到现在,运动控制技术有任何新的进展了吗?
答: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运动控制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技术。其次,若价格不是重点,那么你就可以开发出大量的解决方案──然而,只有在电影里,才不需要考虑 到价格,在真实生活中,价格仍然是该技术扩展的关键因素。我想,运动控制近年来已经呈现出长足发展。PrimeSense公司现在有了竞争对手,像是 Open Motion和三星等,现在都开始在其电视中使用手势控制来取代部份摇控功能。运动控制的时代即将到来,从现在开始,我们还将看到许多创新应用陆续出现。
目前要开发出能在任何环境、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的运动传感器,仍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目前这些挑战已经能够克服了吗?还是我们仍需等到2025年?
答:看看今天的科技进展,毫无疑问,2025年运动控制将遍布我们的生活,在许多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有没有可能,在2025年我们会厌倦数字化的通讯,并因此回归到现实生活,采用最原始的沟通方式?
答: 这个问题很难有标准答案,不过,到2025年时,通讯应该会采用更自然的方法。我相信,数字通讯技术将更加便利,更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但数字通讯技术本 身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可用的技术会有非常多种,而我们将很难决定究竟哪一种技术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此外,即使在今天,数字通讯也早已成为我们现实生 活中用来沟通的最主要技术了。
手势和语音控制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心理层面?毕竟,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我们会用双手来使用许多工具。我们都依赖触觉,我们都喜欢去碰触许多东西,这样才能产生许多感觉。
答: 语音和手势控制只会让我们更加人性化,而不是减少人性化的部份。这正是我们目前用来控制一切的根本──我们透过语言和手势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以及用手势 对人们表达我们想做什么。在2025年时,我们将能够用机器做同样的事,所以我们的沟通只会变得更加自然,而不是变得比较不人性化,所以,届时人类与人 类,或是与机器之间的沟通,不会有太大区别。
梦想
为什么你认为IMTC会议对今天的工程师来说如此重要?难道怀抱梦想的重要性,会高过他们手边的工作吗?
答:从字面上来看,梦想可说是工程师最应该重视的要素。你必须拥有梦想,并坚持下去──例行性的工作或规矩经常会扼杀创新、创造力和欲望。要放眼未来,激励工程师们在现有的开发工作中寻求创新,不断去探索哪些创新的做法有可能真正实现。
如果让你押注一项“未来技术”,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答:我相信,未来的技术将会是无形的──它会环绕在我们四周,而且可能是以非常简单的设备型态来呈现。如智能恒温器 Nest ,就是向这个方向跨出的一步。依此类推,未来各种自然的互动技术──包括与我们四周的产品互动的方式,如触控、语音或手势控制等,都包含在内。
我们相信,这些趋势对我们的影响将愈来愈大,而且终将发展出愈来愈多可穿戴、简单、体积小的设备,这些设备都能以更智能的方法彼此沟通。未来,机器对机器(M2M)技术将无所不在,将所有网络串连起来。
另一个象征此一概今的早期产品是 Google 眼镜。像这类型的装置,都还在等待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及更多的使用者体验──而在等待生态系统发展的同时,我们将看到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更智能,所有设备也都将搭载网络连接能力。
如果要你预测2025年哪一种技术或产品会消失,那会是什么?原因是…?
答:印刷。到了2025年,由于iPad和其它平板的催化,人们会完全习惯交互式的阅读体验,因此纸本印刷的重要性将远不如今天。
届时,除了怀旧以外,纸本印刷书籍的价值不会再像今天一样,因为触控将成为最主要的界面。稍早前,电子书的销售额首度超越了实体书籍,这是13年来电子书首度超越实体书。此外,与数字化平台相比,纸本书籍的流通难度也高出许多。
与数字化产品的便利性相比,印刷本书籍显然无法相比。看来,未来我们得找其它东西来包鱼,而不能再用旧报纸或旧杂志了。
2025年的可携式设备会是什么样子?它们的数量会有多庞大?
答:在可携式设备方面,我相信趋势是不断朝功能汇聚的方向发展,所以,2025年时我们可能只需要带一台设备出门就行了──不过,也有可能我们必须为这个设备再准备其它许多配件。
2025年,PC还会存在吗?
答: 我们都知道,即使到了2025年,PC仍可能会存在,但数量可能很有限。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许多资料开始朝“云端”转移,我们也正逐 渐适应过去都存放在私人设备内的珍贵资料,开始存放在房间以外的云端设备中的情况──所有这些因素都将迫使我们改变使用计算机的方式,进而缩减专用PC的实 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