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对日本电子巨头们来说,有舍才能有得

发布时间:2012-7-19

关键字:日本  消费电子 

从最近有关日本的报导看来,日本消费电子大厂──索尼(Sony)和松下(Panasonic)的新任CEO──应该会让你同时感到充满希望,但却也夹杂着稍许疲倦的感觉。

 

好吧,至少这是我的感受。

 

索尼的Kazuo Hirai和松下的Kazuhiro Tsuga年龄都在50岁左右──与日本传统企业对照,二位新任CEO都算年轻。

 

他们都接受美国教育;和日本传统企业领袖相比,他们令人耳目一新,但他们面临着的棘手问题,可能会让他们倒抽一口气,做出像传统日本企业主管一样的反应:“嗯……根据研究……”

 

在被提拔到当前地位以前,他们都各自在自己的公司负责电视业务,恰好,这也是两家消费巨擘的传统“核心”业务。

 

 

《国际电子商情》松下新任CEO Kazuhiro Tsuga
松下新任CEO Kazuhiro Tsuga
 

 

如果这确实是一个去比谁能更快放弃电视业务的竞赛,那么,从公共舆论来看,松下Tsuga在似乎已经是赢家了。

 

上周,彭博(Bloomberg)的报导引述了Morgan Stanley MUFG Securities (东京)公司分析师Masahiro Ono的话,指出“松下的Tsuga已经在维持该公司视听产品部门正常运作的同时,展开了杰出的改革。”

 

彭博的报导也指出,松下承认在电视面板方面的大举投资策略有误,而索尼的Hirai则不曾批评该公司过去的错误策略。相较之下,“Hirai从未说过索尼曾犯过哪些错误,”该报导引述Ono 的分析表示。

 

事实上,一些业界传闻也显示,与索尼的Hirai相比,松下的新任CEO或许更加直接,但有时却也显得不合时宜。

 

举例来说,上周五日经报导:“松下的Tsuga在接掌亏损连连的电视部门后,赢得了大胆决策者的名声。去年四月接掌电视部门后,他在家中安装了松下和竞争对手的电视,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对二者进行评比。

 

他在上任后迅速调整各部门的业务,关闭其先进的电浆显示器工厂,进而扭转了松下的电视业务亏损情况。

 

随后,Tsuga举行了接任CEO之后的首次记者会,他谈到了松下面临的问题,该公司在截至三月底的上一个会计年度创下了7,721亿日圆的净亏损记录,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此一问题。日经引述了Tsuga的发言:“电视已经是一种白色家电了,”他的意思是,电视已经是一种通用型家电产品。“我们必须设法降低公司内部的繁忙工作,并专注在客户的需求上。”

 

我还蛮欣赏Tsuga的发言。

 

相较于电视这个一度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商品,新任CEO将更加关注在冰箱和洗衣机等产品上,而不再仅专注于日本的电视业务。目前,松下的冰箱和洗衣机大部份都在东南亚生产。

 

重点来了!

我并不在乎日本消费电子大厂是否弃守电视市场。我在意的,是这些消费电子巨擘能否定义出清晰的发展蓝图,一个能让他们恢复获利的中长期策略。

松下现在有一个新的“后电视时代”(post-TV) 口号:由新任CEO喊出的“生态与智能”(Eco and Smart),旨在全面推广智能能源管理政策,这将结合能源、储能和节能等相关技术。

 

没错,你或许会得到这些印象:松下对太阳能技术相当感兴趣,该公司开发和销售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深入每一个家庭,而且能获得较高利润。

 

但你不得不承认,若以商业计划的角度来看,这听来仍过于含糊。

 

在此同时,索尼的Hirai则表示,索尼将把重点转移到“三大核心”──数字影像、游戏、移动市场。然而,在有关电视业务部份,Hirai却一直保持沉默。

 

 

《国际电子商情》索尼新任CEO Kazu Hirai
索尼新任CEO Kazu Hirai
 

 

 

顺道一提,在所有有关日本的电视业务讨论中,我认为最有远见的日本公司既不是Tsuga带领的松下,也不是Hirai领导的索尼。

 

在我看来,夏普才是。

 

或许有人会说,夏普出售其股份(和灵魂)给鸿海(通常也称为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是别无选择的做法,因为夏普必须为生存而战。有些人甚至对夏普最终将成为一家台湾公司的这一举动展开批评。

 

然而,这些看法都太短视了。

 

当市场经济全球化之际,其中的规模和成本问题,一家单一日本公司──无论规模多大──都无法再依靠一己之力了。在所有的日本电子制造商之中,夏普迈出了第一步,他们首先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当然,许多业界人士认为,郭台铭之所以能与夏普进行交易,是因为这家台湾电子业巨擘和夏普之间缔结伙伴关系是唯一能对抗三星(Samsnug)的途径。事实上,我自本月初来到中国以后,就经常听到类似的言论──“日本必需与中国合作,才能对抗败韩国”。

 

但,无论动机为何,日本消费电子制造商的领导人都必须采取更灵活的策略才能生存下去。寻求日本企业之间的合作或合资的做法(如索尼和松下合作开发下一代 OLED电视面板),并不是生存下去的好方法。保护本土IP是一回事。但日本企业现在必须延伸他们的触角,越过边境,寻求更广大的合作,或是有能力购买其 IP的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