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OEM
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几个问题:
★硬件公司收购软件公司的策略与芯片公司收购软件公司的策略有何不同?
★这些收购交易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未来可能出现哪些更有趣的收购交易呢?
正如在先前文章中所提到的,芯片公司通常因为软件公司提供的软件或工具套件能够搭配其某款特殊芯片组,因而收购这家软件公司。硬件公司收购软件公司还常常是 为了要实现垂直整合、迅速寻求新市场机会,以及取得人才和IP。两种收购形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硬件公司通常因为销售终端产品,而寻求能导入内部软件专业 知识;而芯片厂商则销售芯片组给许多不同的硬件OEM。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Research In Motion公司(RIM)收购QNX,以取得内部专业技术。
Capital IQ公司整理了从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的两年之间189件硬件公司收购软件公司的交易资料;以下是几家最积极进行收购的厂商:
●思科(Cisco):7次收购
●惠普(HP):7次收购
●RIM:6次收购
●戴尔(Dell):5次收购
●EMC公司:5次收购
●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4次收购
●诺基亚(Nokia):4次收购
这个统计数据非常有趣,看看这些公司大多都正面临着动荡和严峻的市场压力(如HP),或甚至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中(如RIM和诺基亚)。这些硬件公司中有许多都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而往往必须收购软件公司以便能迅速提供具吸引力的产品。此外,苹果公司成功且完整的硬件/软件整合模式更加速了这种收购行动的步伐。
当然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谷歌(Google)公司先是买下了 Android ,再收购摩托罗拉行动公司,而摩托罗拉行动本身就已经是软件公司的主要买家。一家网络公司买下一家软件公司,然后再收购一家本身已经买了几家软件公司的硬件公司!这就是我所谓的整合啊!
从几项指针来看,过去两年来的这几项交易价值非常精彩:
●平均交易规模为3.65亿美元。
●平均企业价值/收益比为3.1。
●平均企业价值/ EBITDA比达到41.7。
而苹果公司全面整合硬件和软件的模式也证明成效卓著,其竞争对手Google和RIM似乎正追随这一趋势。尽管诺基亚公司逐渐远离其Symbian和Qt软体,但许多人认为这家公司可能成为一个吸引微软进行收购的目标;那么这将形成一个新的整合圈──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一家软件公司收购一家硬件公司。本月初,微软发表了采用其硬件的平板电脑产品线,突破其一向区隔软硬件的营运模式。那么收购诺基亚可能会是下一项行动?
显然,硬件公司为了收购软件公司愿意支付更高昂的收购费用。因此,这对于软件公司的拥有者而言,当然是一个大好消息。因此,在规划退场策略时,不妨从不同领域来考虑可能的潜在买家,包括软件业、服务业和硬件公司,那么它可能大幅地提高一家公司退场时的脱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