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闭移动芯片业务后,Marvell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2016年1月22日,Marvell在深圳举行媒体沟通会,包括Marvell副总裁吴晓东、Marvell无线连接产品线技术方案和支持总监孟树、Marvell网络产品技术总监罗勇、Marvell高级销售总监李振峰、SEEDS产品市场总监Lance zheng在内的Marvell各大产品线主管纷纷到场,向媒体解答2016年Marvell的主要发展方向,此外也详解了Marvell推出的两项革命性半导体技术FLC及Mochi。
以下为媒体会摘录:
Marvell未来将专注四大业务方向 电子设计模块
Marvell副总裁吴晓东
Marvell副总裁吴晓东表示,Marvell未来的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存储、Networking、可连接技术、定制化解决方案四大方向。
吴晓东表示,针对IoT、车联网、多媒体等新兴业务,Marvell的目标还是聚焦市场,如果做太多方向,精力很难聚焦。此外,Marvell希望能专注于技术创新,开拓新的价值,引领整个生态链的发展。
吴晓东表示,存储仍然是Marvell的核心业务,目前在HDD和SSD方面都取得了第一的市场份额。“很多人可能不了解Marvell的可连接技术,其实我们在这个领域也很强。”
FLC、Mochi两项革命性技术
吴晓东也特别提到了Marvell两项革命性的技术FLC、Mochi。这两项技术首次在2015年IIC-china 2015 CEO峰会上由Marvell总裁联合创始人Weili Dai女士介绍,被业界誉为过去40多年来半导体行业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革命。
其中终极缓存技术FLC旨在实质性地减少系统中所需DRAM主内存的数量,转而用小型高速DRAM缓存和固态硬盘存储器层取而代之。FLC可以将系统中所需的主内存减少至原来的1/10,从而实现更低成本、更低功耗和更高性能的产品。FLC存储架构将推动许多DRAM的新应用出现,并推动主流内存采用3D Flash。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小尺寸的移动手机、智能手表等领域,同时也适用于PC、笔记本到云计算并大幅度降低数据中心的功耗。
Mochi则是一种新的内连技术,通过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可以加快上市时间。MoChi互连芯片是基于运行速度高达8Gbps甚至更快的ARM AXI链路,它可以保持很低的芯片到芯片时延。MoChi链路可以将多个芯片以菊花链的形式连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紧凑型串行/解串器(micro-serdes)和低电压差分信号。
这种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后摩尔时代工艺越来越高的成本需求,满足用户对于灵活性及时上市、高扩展性的平台的要求,比如要设计智能手机,采用FLC+ MoChi模块化的方式,终端厂商就可以建立一个高灵活性平台,覆盖从旗舰型到低成本大众型手机的设计,软件可以复用,这样一来,就大大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降低了研发成本、提升了效率。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四大趋势
回顾2015年,吴晓东谈及了三个趋势:
第一个是半导体行业兼并特别多。“有很多是为了生存,有一些是为了垄断,完善产品系列。这些整合对于客户来说,带来了不少担忧,一方面是因为整合所造成的团队的不稳定。如果是因为兼并以后产生接近垄断的状况,对于客户来说是一个担忧。”
第二个是中国半导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个变化是由资本带来的。以前中国半导体由几个海归在细分市场开始做。
第三个是半导体制程继续往前迈进。“工艺门槛高了以后对于中小型FAB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可能以后再也用不起这些工艺了。” 吴晓东认为,最先进的工艺很贵,反而是比较成熟的工艺性价比是最高的。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是如何用好不同的半导体工艺,从系统整合成本上达到最优化。所以Marvell推出的Mochi技术也是希望提升系统成本。
提及未来,吴晓东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提到了未来中国市场的几个大趋势:
第一个是创业创新,年轻人因为有资本的支撑可以去创业创新;第二是从功耗、智能的角度去考虑环保;第三是对计算、存储、连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半导体厂商不断的提升性能,提供更具智能的方案;第四是中国企业,随着中国企业硬件、系统的成长,在某些领域跟国外企业比处于领先地位。所以目前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未来领导全球市场的发展。
吴晓东表示,基于以上这些机会,Marvell对未来的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表示,在通信网络领域,每年有10亿美金的机会。“随着安华高和博通合并后,深圳的客户都比较焦虑了。因为这两家强强合并以后,带来的强大的控制力使得客户不得不选择一家。他们也希望更多的Marvell这样的供应商能成长更快。所以Marvell也希望在Switch/PHY/SOC方面做得更好。”
在万物互联方面,Marvell拥有非常丰富的无线连接技术,包括手机LTE、G.hn的技术。“2015年Marvel在智能家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未来也是希望推广到可穿戴、IP CAMERA、汽车电子等一些应用领域。”
存储方面,Marvell一直是顶尖供应商。针对VR、无人机、机器人等新的行业机会。“虽然现在这个产业还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已经有不少认识的客户在做机器人的初创企业。只要我们专心在一些聚焦的市场,把我们的技术方案能持续不断的创新出来,通过我们稳定强大的本地团队,是有希望把Marvell的业务越做越好。”
无线连接:第一家28nm WIFI、蓝牙combo芯片
Marvell无线连接产品线技术方案和支持总监孟树
针对IoT市场,Marvell一个重要的切入就是无线连接技术。Marvell 技术方案和支持总监孟树表示,Marvell很多年前就是无线连接的专家,从WIFI技术开始就参与其中。目前包括所有这些无线连接技术Marvell都有整套解决方案。
无论是手机、平板、路由器、打印设备、车载产品、游戏机方面,Marvell都有很多成功案例。
Marvell在IoT领域有非常全的产品线。
孟树介绍了2015年Marvell inside的明星产品,包括PS主机、佳能摄像机中用到的都是Marvell的连接产品。还包括Surface、chrome book。此外还有很多智能家电的产品,如空调、冰箱、微波炉、扫地机。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CES上,Marvell发布了全球领先的WIFI、蓝牙 combo的芯片。Marvell也是第一家采用28nm工艺做WIFI、蓝牙二合一芯片的厂商。采用28nm工艺,在功耗和尺寸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所有能集成的RF部分都放到了芯片内。此外,用业界最高效的数字PA,极大的提升了发射效率。
孟树表示,Marvell也会支持最新的蓝牙5.0标准,目前正在规范的制作中。未来还会支持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基于WIFI、蓝牙的室内定位。比如通过蓝牙判断设备在相对角度和距离,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打造更有潜力的室内应用。
在生态系统方面,Marvell支持目前IoT领域各大主流的生态系统。在刚刚结束的CES上,Marvell也宣布全球首家在MCU上支持谷歌的WEAVE协议。针对苹果的Homekit,在今年CES上也推出了支持Homekit的风扇。
在国内,Marvell也囊括了几乎所有的IoT物联网标准和生态链。包括小米、京东、阿里、微信等。2015年,Marvell深度参与了小米体系内的空气净化器、插座、红外控制器等生态系统。
据介绍,Marvell不光是提供芯片,还提供生产需要的各种测试工具以及文档,可以使得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完成快速的Time to Market。
在IoT领域,Marvell也做了很多应用的优化。
现在IoT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安全性和性能的问题。还有一些包括快速配置和设备的中转,用户体验才是IoT成功的基础。比如产品配置的体验,还有家庭中随着IoT设备的增加,由于WIFI环境复杂,针对这样的技术可以让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中转。
所有点与点之间建立交互和网络的关系是自动过程,这是Marvell推出的Auto link方案。
最后,Marvell也会支持JS在MCU上的应用,这样很多开发者可以方便的开发自己关注的APP。就目前来讲,这个部分主要采用Marvell自己的一整套方案,尽管在和wifi联盟沟通,但是这还不是一个标准。Marvell是比较开放的,会跟合作伙伴一起来做。
网络产品线:家用NAS产品将做到100美金以内
Marvell网络产品技术总监罗勇
Marvell网络产品技术总监罗勇介绍了Marvell内部的CSI部门。他表示这个BU主要负责连接、存储等产品。包括SOC、交换机、以太网收发器三个核心产品。通过这三个核心产品的组合,可以给客户提供完整的网络产品解决方案。可以广泛用在消费者、家庭、企业网,可以作为核心产品。
另外运营商网络中用到的交换办卡,还有核心网络中,LTE里面的核心设备,都会用到我们的芯片。还有一个比较热的地方,无论是数据中心的交换机,还有服务器上用于连接的PHY,都会用到Marvell的产品。除了中兴、华为、华三、烽火这些大的客户,还有TPLINK等小的公司在使用。
罗勇表示,因为2015年Marvell推出了Mochi技术,让业界知道了模块化芯片的概念。目前Marvell已经推出了第一款支持Mochi架构的SOC Armada 3700,这个架构可以帮助客户更好的节约系统成本。
这次CES上发布的Armada 3700,一个是可以用来做WIFI的主芯片,也可以做WIFI放大器和IoT网关。因为对IoT除了连接,在本地处理的时候需要比较强的CPU。另外是分布式的基于HDD和SSD的存储。这样的产品可以通过以太网络接上网。目前这个产品也是非常适合家用NAS产品,还有一个应用场景是无线硬盘。
这个架构中有两个ARM V8的核,它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家用的需求。在这里面接口类型也很多,包括、USB2.0、SATA3.0等,另外支持了Marvell chip to chip 的接口,支持方便的扩展。
据介绍,目前3700这个芯片主要针对NAS市场。家用NAS在国外一直是比较畅销产品,国内之前不是很多,京东最便宜的1TB NAS卖1000多元。
“以IPHONE6S为例,就算是128GB的手机,能拍的视频是有限的。所以很多用户会使用酷盘、百度云盘等公有云服务,目前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关闭公有云服务。这种公有云服务非常吃资源,但是也没有合理的收费方式。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消费者对于个人的安全和因素非常重要,前年开始,CSDN网站密码,让大家很担心公有云的安全问题。所以这么多因素,是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要公有云的产品。” 罗勇表示,“我们的合作伙伴是希望做到99美金以内,未来可能这个产品会做得足够有侵略性,颠覆现有的市场。”
据了解,3700性能很强,接口丰富。有一些客户要求需要更多的接口,完全可以通过MOCHI的架构,在Marvell产品序列中已经有4个ARMV8的CPU,通过Mochi的架构,可以通过走线把各个芯片的Die封装在一个Package里面,给客户提供一个虚拟的SOC。这样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封装不同的芯片,提供足够的系统功能。
罗勇表示,未来Marvell还将推出一系列Mochi的组合、南桥芯片。“现在工艺制程在28nm以上,开芯片的成本是成倍上升的。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使得产品更加灵活。我们的定制有两种:第一Mochi是定制化、客户化,有一些客户可以做一些FPGA、SOC的模块化,Marvell可以将Mochi架构授权给客户。完全是客户自己的ASIC,这样可以有很多灵活的组合方法。”
支持Mochi架构的南桥及SOC芯片
存储产品线:2018年PCIE会完全超过SATA
Marvell存储产品线高级销售总监李振峰
Marvell高级销售总监李振峰表示,Marvell是做存储产品起家,在该领域积累深厚,十几年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以HDD为例,目前Marvell还占据70%的市场份额。这几年Marvell开始投入SSD,由于成本还是较高,所以存储市场仍然以HDD为主。
为什么SSD这两年每年都有高速增长?李振峰认为,第一是SSD性能高,体积小,读取速度快,功耗更低,尺寸更小。这是SSD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的主要因素。
SSD主要分两种形态:第一种是SATA接口,第二种是PCIE接口。“目前来看SATA还是占据主流,PCIE会增长非常快,2018年PCIE会完全超过SATA。”
在HHD方面Marvell一直保持市场领先,但是SSD还处在市场初期竞争阶段,基本上是春秋战国阶段。除了三星之外,其它家ssd厂商基本上都是Marvell的合作伙伴,目前Marvell在商用SSD市场份额大约在45%,排名第一。
李振峰表示,在SSD产品线上,Marvell基本上领先对手两到三代。竞争对手停留在55nm,采用的是SATA接口。而Marvell采用了最新一代的纠错和校验技术,领先对手大概两代。图中是目前Marvell在中国市场上主流推广的产品。
为什么Marvell能获得欢迎?李振峰表示,主要是采用新的纠错技术,如果没有LDPC纠错技术,最新工艺的SSD没法用。比如三星、东芝推出的14nm的产品。
SEEDS开放平台:将提供Mochi架构全产品线芯片
SEEDS产品市场总监Lance zheng
Andromeda Box平台(仙女座)
过去这一年,半导体行业做了翻天覆地的变化。Marvel也做了策略挑战,在业务聚焦的基础上,加大系统平台的投入。SEEDS产品市场总监Lance zheng介绍了Marvell的Seeds运作模式。“Seeds是一个策略性部门,做端到端的平台。包括软件包、操作系统,针对共同应用的开源硬件和软件。”
在2015年,Marvell推出了Mochi的革命技术。目前Marvel已经推出了不少支持Mochi架构的产品。比如3700是一个Mochi架构的SOC,在南桥方面也有非常强大的产品。跟北桥连接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如无人机、机器人。
此外也在开发Mochi的存储产品,这么来看,整个计算机架构北桥、南桥、存储都有。Lance zheng表示,Marvell未来会把这个roadmap上的产品都做成Mochi架构。“对于客户来说可以自己搭建出一个虚拟的SOC,SEEDS就是在这个虚拟SOC上把这个产品搭建出来。”
Lance zheng重点介绍了几个开放平台。Andromeda BOX这个平台主要针对万物互联。还有一些是数据集成器,这些终端节点产生海量数据,通过数据集成器传到后台。如网关、路由器、NAS。这个平台可以用在网关和路由器,也可以用在EDGE和HUB,三大要素是核心芯片技术、端到端平台以及生态系统。
EDGE用的是四核A53的核心。这样可以把IoT的功能加进来,这款芯片提供DSI支持,大概在2月中下旬推出。接下来会把Linux的封装一起做出来。
BOX是双核的A53,提供2.5Gbe的以太网传输,可以支持SATA3.0、PCIE这样可以建立一个私有云。
第三个平台是Gateway,非常强大的双核A9的SOC。也可以支持zigbee、蓝牙,同时也把存储加了进来。
还有一个平台叫gateway line。性价比比较高,几乎达到同样的功能,但是在成本方面也有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