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入股努比亚,小米黎万强回归小米,魅族裁员做现代化企业。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惨烈洗牌,一大批中小手机厂商无缘2016新年,钱烧完了人跑了,BAT也基本完成了各自领域的资本布局。存活下来的手机品牌,形成新的互联网品牌阵营小米、奇酷、魅族、乐视,每家都形成有流量商城和粉丝社区;传统手机集团集中在联想、中兴、华为、TCL、O/V,华为进军欧洲一枝独秀,联想在印度、非洲风生水起,中兴成为美国第四大品牌手机厂商,TCL在南美也是份额大户,O/V通吃东南亚中国中高端市场;安卓阵营中,HTC、三星的大量市场份额被蚕食,HTC收缩至VR设备,三星重心转移至半导体元器件。经过2015年一役,大部分智能手机厂商硬件基本不赚钱,以微利的形态存活。
白永祥在魅族内部的讲话
受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成为全球争夺的对象,2015年苹果CEO库克更是罕见的多次到访中国,微软CEO纳德拉上任不久即到访中国推广WIN 10,FB、谷歌迫切希望他们的流量入口能够接入中国市场。FB的虚拟现实硬件设备Oculus VR即将发布,美国几大互联网厂商正在通过硬件设备在中国市场持续发挥影响力。
由此看出,2016年将是巨头之间的血战,合纵连横确定山头,处于移动互联网核心的智能手机首当其冲。线上渠道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发布会流程的同质化,小米都开始讲情怀,营销手段难以创新,粉丝经济进入长尾市场,黎万强归位给小米带来一剂强心剂。线下渠道中运营商补贴减少,直接让酷派从主角沦落为路人,实体门店平台成为不二之选,线下营销则需要重金投入,需要长期投入维护,效果远不如线上营销来的立竿见影。华为2016年实施“千县计划”将打响线下渠道争夺战第一炮。
2015年下半年手机代工厂频发破产倒闭案,供应链风险不容忽视,手机品牌趋向于集中化的今天尤为重要,锤子科技就是一个反面教材。EMR驻厂工程师的模式,成为手机制造商产品质量把控的主要手段。虽然魅族2015年完成2千万台发货量业绩,魅蓝note质量问题曾广为诟病,过千万/过亿的发货量必须要有相匹配的生产制造能力。小米2015年发货量突破7500万台,甚至下半年直接现货销售,可见其学习能力之快准狠,供应链管控能力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魅族的裁员预示着中国手机市场告别高速发展,增量放缓存量搏杀开始。魅族IPO,锤子新三板,2016年手机制造商资本兑现为时未晚。手机圈磨刀霍霍,谁是下一个羊?
大神打架我只想说一句——魅族发布会每次出现的那些个漂亮可爱的妹子千万别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