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

发布时间:2015-11-27

 关键字:供应商管理  企业倒闭  手机  电子实验模块

今年10月,深圳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资金链断裂,决定即日起停产。作为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的一级供应商,福昌事件在业内外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福昌电子为何突然倒下?众说纷纭。《国际电子商情》专家博主程晓华10月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估计福昌电子是死在库存上》,他分析推倒出福昌电子的库存持有量高达6个月,大约2.1个亿人民币的库存,这成为福昌电子倒下的原因之一。

 

然而,福昌电子的问题不仅在库存,《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福昌电子内部管理人员表示,今年上半年,福昌电子因对华为手机模具使用"再生材料"违规,被华为罚款1000万元,华为目前只有少量订单交给福昌电子。”博主程晓华认为,“这个一千万的罚款对福昌电子绝对是个致命的打击”。“华为凭什么罚福昌电子一千万?!”,“罚款是解决供应商管理问题的手段吗?”

 

下面是程晓华的2篇博文原文及社区网友的观点,部分有删减。

 

 


 

 

华为凭什么罚福昌电子一千万?!

 

程晓华

 

2015-11-3

 

我在今年10月13号发布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估计福昌电子是死在库存上》,因为根据有限的数据,我反推福昌电子的库存持有量应该在6个月左右,再加上三四个月的应收款,这是导致福昌电子“过冬的棉袄”(现金流)越来越薄,最终被冻死的原因。

 

但是,我们很多人可能忽视了另外一条消息,那就是“今年上半年,福昌电子因对华为手机模具使用"再生材料"违规,被华为罚款1000万元,华为目前只有少量订单交给福昌电子” - 2015年10月09日 22:11 每日经济新闻网。

 

这条消息说明了什么?

 

本来就是缺衣少食的流浪汉,又被人从背后打了一棍子,然后就是,不死都不行了。

 

我们不仅要问,华为凭什么要罚人家一千万人民币?!

 

我们可以大概推算一下:

 

华为2014年全年手机出货量75,000,000,即使假设所有手机壳都是塑胶壳,再假设福昌电子在当年还是华为手机壳的主流供应商,相信其份额不会超过华为手机总量的1/3,也就是25,000,000个塑胶壳,按照一个壳10块钱的出厂价,福昌电子在华为的销售总产值不会超过2.5亿人民币;

 

按照报道,福昌电子2014年全年产值4.59亿人民币,那么,可以推算出,华为在福昌电子应该是第一大客户,因为这2.5亿占其全年销售额的54%还多。但是,别忘了,福昌电子还有中兴、TCL、先锋、贝纳通、德赛、三星、比亚迪、朗讯科技等客户,华为在福昌电子一支独大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姑且承认上述假设是事实,按照报道,福昌电子2014年的净利润率为4.15%,那么,福昌电子一年在华为赚取的利润最多也就是2.5亿x 4.15%=1037万人民币。

 

然后,华为就因为福昌电子“对华为手机模具使用"再生材料"违规”,罚人家1000万人民币!

 

这说得过去吗?!

 

所以,我相信,福昌电子不仅仅是死在库存上。

 

 

 

 


 

“杀”一敬百,无诚信危害整个产业

 

为什么要罚?

 

华为每年都有供应商大会,优秀供应商还能获得奖金,可以看出华为对供应商的管理十分重视。有奖就有罚,这种因“使用不合格材料的行为”被罚的供应商,业界的一些朋友们认为是——该!并且是“杀一敬百!”!如此才能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1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2

 

 

有合同在先,在判定违规这件事上,如果没有更多未透露出来的“关键因素”,华为是不应该被责难的。没有诚信的企业会对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形象造成影响,看看前不久的大众事件。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3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4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5

 

罚款是解决供应商管理问题的手段吗?

 

程晓华

 

2015-11-23

 

有人在网上反击我说,“凭什么?凭合同嘛!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嘛!”;甚至还有人问我,程老师,您不是说“缺乏契约精神是目前国内供应链管理的最大挑战”吗?您怎么反而觉得华为“按照约定罚款”是没有道理的呢?

 

对此类问题,我只能说:

 

第一:我这两篇文章并不是前后矛盾, 因为道理很简单,前提是,这是华为作为客户,罚的是福昌电子作为供应商的款,各位你们谁听说过,哪个华为的供应商,罚过华为的款?在整个需求与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上游的供应商会犯错误,下游的客户难道就不会犯错吗?譬如说,因为你客户的原因而导致的呆滞库存责任,你是否给供应商埋过单?

 

我这几年,走南闯北地审核了不同行业的很多公司的供需链,我发现,目前在国内,在“客户是上帝”的极端错误思想指导下,客户们都已经变成了恶狼,供应商们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小绵羊。

 

第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华为对福昌电子罚款一千万是否是多了,还是少了,问题是,罚款是解决供应商管理问题的手段吗?在合同中,必要的奖惩条款是必须的,否则起不到约束双方的作用,但是,供需链管理,不仅仅是个“契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在平等互利、风险与利益共享基础之上的合作伙伴问题,不是吗?

 

虽然,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福昌电子的关门是因为华为罚款一千万而导致的,但从网上公开的资料,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个罚款一千万对福昌电子绝对是个致命的打击,不是吗?福昌电子一年下来也就是盈利不到两千万,你一下子拿走人家一半的钱,这跟要人家的命有什么区别?!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你让人家“开着奥迪进来,开着比亚迪回来”也就算了,你干嘛非得要人家的命?这样谁还敢跟你做生意?

 

供应商管理,靠的不是罚,是靠“管”,当然,管的前提是,你自己(作为客户)得懂,你不懂,那就只能靠“罚”了,而“以罚代管”,就是一种典型的无耻的、不负责任的“变相抢劫”!

 

第三:所谓手机供应链的冬天,甚至是“中国制造业的冬天”,到底是由谁造成的?

 

我认为:

 

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没有关系;

 

与“市场不好”没有关系;

 

与“技术更新不及时”没有关系;

 

与“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没有关系;

 

与这些企业家、大小老板们是否读过EMBA没有关系 ……

 

我的看法是,这些问题,都是由那些所谓“龙头企业”造成的:

 

- 给供应商应付款周期越来越长,导致供应商现金流越来越紧张;

 

- 逼着供应商做所谓的VMI、寄售,但对呆滞库存的责任却是一点都不承担,导致供应商的利润越来越薄 ……

 

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扶持、辅导你的供应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打造真正具有合作伙伴精神的产业链,为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做出点贡献。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华为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先生更是一个令人尊重的真正的企业家,比那些二道贩子强的多,华为也花了大把的钱用在供应链管理咨询上,但这并不能说明,华为在供应商管理上就没有问题。

 

问题总是有的,可能是出在体系上,也可能是其某个部门的个体问题,但我个人认为,这终究是个问题。

 

有人说福昌电子的倒闭是咎由自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 羊都死了,狼还吃啥?

 

 

 

 


 

国际电子商情论坛网友黎明前的星星说:“罚款只能说明你的供应商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前期认真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那双赢就会拥抱供需双方。”也正如下面的朋友说的,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忽略自身的问题。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1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2

 

做实业不易,同在一个产业链上奋斗,严守契约精神固然重要,但罚款肯定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清楚双方合作过程中具体是怎么沟通的。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供需双方的合作模式是一种不平等的合作。华为“凭”什么罚福昌电子一千万。凭的是所谓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下面的评论可能有些过激,但也在说明了一些问题。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3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4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5

 

供应链合作关系刍议:华为该不该罚福昌电子一千万?_ESMCOL_6

 

就像上面博文里说的,“羊都死了,狼还吃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健康的供应链是所有人乐见的,中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更和谐的合作氛围。

 

您的观点是什么?华为罚福昌电子一千万,到底该不该?欢迎在下面的评论框写下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