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双11狂欢过后,我们来谈谈正迎寒冬的电子产业供应链

发布时间:2015-11-13

 关键字:制造业  倒闭  停业  电子模块

今年是“双11”的第七个年头,没有所谓的“七年之痒”,阿里的“天猫双11”以912亿元的交易额再创新高。单看手机类,天猫平台14个小时就售出了200万部手机。而与“双11”的火爆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制造业的不景气。在全民“买买买”的狂欢气氛之下,小编看到论坛上又爆出了几家电子制造企业倒闭的消息,不禁有些唏嘘。

 

近段时间,在各种新闻平台和社区论坛频频见到“倒闭”、“跑路”、“停业”这些字眼。甚至有供应商称,“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几乎两三天就有一家公司倒闭。”虽然有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商榷,不过,很多代工制造商特别是中小企业主的日子越过越艰难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电子商情》

《国际电子商情》

 

ESMC论坛上,许多供应链的朋友们表示,实业越来越难做了,供应商们都提心吊胆,害怕收不到款。

 

电子产业供应链的黑色十月

 

刚刚过去的2015年10月,被称为中国电子行业供应链的黑色十月。业界流传一句话:“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年,却可能熬不过2015年”。一些供应链厂商的突然停业,让员工和供应商都猝不及防。

 

国庆长假归来,深圳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倒闭。该公司发出的通告中指出倒闭因资金链断裂,其法人代表陈金色还宣称,公司资金缺口8000万,欠供应商债务多达2.7亿元。因该公司为中兴、华为的一级供应商,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业内外的极大关注。然而,人们还来不及感叹这样一家在行业内算得上中上流的公司为何说倒闭就倒闭时,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倒闭停业的消息铺天盖地袭来。这其中,手机配套行业、触控触摸屏行业成为重灾区。

 

在很多业内人看来,福昌“死”于其技术落后和管理混乱,南京璨宇是受累于iPad销量,大大小小的配件供应商因沦为手机厂商“附庸”被高库存拖得喘不过气而最终一命呜呼。资金困局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更是成为压在企业身上的沉重负荷。

 

《国际电子商情》

《国际电子商情》

 

而一些分析师认为,由智能手机带起来的这一波产业浪潮已经接近尾声,而物联网、汽车智能化、工业4.0等新兴技术领域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会是电子产业的“萧条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近期产业链上下游巨头们的并购整合,也是制造业不景气的一大原因。

制造企业接连倒闭: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倒闭事件的接连曝光,让电子制造业备受关注。有人说,全球经济下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一批批的企业倒闭,这或许会造成电子行业的全面危机。然而不同于外界的担忧,业内的朋友们认为,“当初国内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转型时也倒了一批企业。周期性洗牌未必是坏事。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剩者为王!”、“产业升级就是靠一轮又一轮的破产潮来实现的。”、“这是市场的必然过程,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这是正常轮转!”

 

《国际电子商情》

《国际电子商情》

 

优胜劣汰是市场化竞争的法则,这些停业、倒闭的企业很大部分是由于没有核心技术。随着成本优势的丧失,一直以来的“拼价格、走规模”模式无法再维持企业的生存,整个产业都急需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我们的企业不能再只看短期利益,“自主创新”四个字也不能再只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