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BAT、苹果、三星、国产手机厂商…暗斗移动支付

发布时间:2015-11-10

 关键字:移动支付  手机支付  BAT    电子实验模块

随着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无需现金和银行|卡,只用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无卡状态下的支付。近年来,各种创新的移动支付技术层出不穷,从二维码支付到NFC支付、声波支付,再到现在的指纹识别、刷脸支付等等,移动支付正与生物识别技术深度融合。

 

NFC:交易总额年增8倍,成为移动支付主流

 

NFC起源可追溯到2003年,近几年开始流行,功能主要被手机所应用。目前的NFC移动支付就分为NFC解决方案、SIM卡解决方案及MicroSD解决方案,导致NFC产业链过度碎片化的状况使NFC发展无法形成合力。

 

全球SIM卡行业组织SIMalliance近日发布报告称,2014年该组织的所有会员总计SIM卡出货量达47亿,其中包括NFC SIM卡1.32亿张。相比于2013年的7800万张,今年上涨了69%。在过去的四年,NFC SIM卡的发卡总量达到了2.56亿张。

 

“去年NFC SIM卡出货量的显著增长表明了这个市场的强劲需求和广阔前景。”SIMalliance的董事长Hervé Pierre表示,伴随着Apple Pay的发布,对于整个NFC的生态系统来说2014年都是一个进步之年,种种迹象都表明了NFC市场将会在2015年及以后会有持续的增长。

 

此外,国际市场调研机构IHS Technology也预测2015年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出货量将会增长至7.56亿,在2014年这个数字仅为4.44亿,而到2020年将会上升到22亿。同时该预测机构表示,NFC从目前来看终于走向了成熟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国际电子商情》图1:全球2020年NFC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22亿只
图1:全球2020年NFC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22亿只

 

HIS的分析师还表示,在预测的时间段内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将会以 Android操作系统居多,其中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将会持续受欢迎,并推动其中部分数据的增长。随着Apple Pay、Samsung Pay以及Android Pay的推出,NFC支付逐渐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支付形式。

 

NFC安全芯片,iphone6S领衔升级

 

NFC逐渐成为支付主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NFC芯片和模块更小更稳定,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空间十分有限,往往只有安装一根微型天线的空间。当前全球市场上的NFC芯片主要集中由NXP(恩智浦)、Broadcom(博通)、MTK(联发科)等供应商提供,其中NXP借助在非接触IC卡芯片市场的市场先发优势和技术成熟优势,在NFC芯片市场占有优势地位。

 

苹果iPhone6s发布,升级NFC芯片搭载NXP 66VP2。增加一个安全处理器,以此减少对单独处理器的需要。

 

NXP大中华区副总裁田陌晨指出,移动支付商机将因为智能手机上网渗透率提升、金融服务业扩大采用NFC安全芯片作为支付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机制趋于完善,预料大中华区的移动支付交易总额在2015年将较去年成长约7至8倍,以大陆市场的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移动支付的交易总额高达98.6亿美元。因此将带动恩智浦及台系分销商包括有大联大、益登等在今年度的NFC安全芯片销售成绩。

 

近日,意法半导体和AMS联合发布一款新型NFC系统,据称具有更好的射频信号质量和便捷性能,可满足智能手机和穿戴式装置对纤薄外观的设计要求。新方案整合了ams新开发的AS39230模拟前端(AFE)和增强型NFC技术,与意法半导体的ST21NFCC控制器和 ST33G1M2安全微控制器。新方案可提升天线信号质量,从NFC标签、卡或卡仿真器向NFC读写器发送信号,信号强度是采用传统无源负载调制(PLM)方法的10倍。在空间受限的设计中,天线尺寸可缩至二十分之一,面积仅为100mm2,同时可以保持信号强度不变。新方案甚至准许用产品的金属壳充当天线,将NFC天线所需的电路板空间及相关成本降至零。

 

BAT、苹果、三星、国产厂商布局,指纹与刷脸成后起之秀

 

移动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上网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更多不安全的隐患,而指纹识别技术在具备更强的保障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便捷性优势,弥补了移动智能设备的一个缺失,迅速成为手机移动支付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苹果发布Apple Pay,使用户可通过Touch ID轻松确认支付后。

 

本土供应商汇顶科技总经理张帆先生认为,移动支付有着传统支付不可企及的便利性,指纹作为每个人独有的身份识别方式,能同时满足用户对支付安全性与便利性的需求;指纹识别也是目前产业链中相对成熟的生物识别方式。近期汇顶科技同时拿出了四款指纹识别方案:分别是IFSTM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蓝宝石指纹识别、玻璃指纹识别和Coating指纹识别芯片。

 

指纹识别技术正在受到Apple以外其他本土品牌厂商的追捧,指纹识别、NFC这些硬配置已经成为“旗舰”手机的判断标准,指纹识别被更多机型所采用,今年有望成为爆发年,搭载有指纹识别的手机近年来大行其道。国产智能手机竞争的加剧正在让指纹识别手机的价格不断降低,让不少预算有限的用户也能花千元买到一部指纹识别手机,如大神Note3、纽曼纽扣、酷派锋尚Pro、魅族MX5。

 

当前市场上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大多基于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根据信号采集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划擦式(Swipe)和按压式(Area)。近日高通公司还展出了一款基于超声波技术的3D指纹认证解决方案。根据高通的介绍,超声波指纹技术包括生物识别集成电路(QBIC)、定制传感器技术以及由SecureMSM技术管理的算法。它与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的指纹技术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优势,如能够穿透由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制成的智能手机外壳进行扫描。此外,用户在手上带有汗水、护手霜时,也能实现扫描,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有一个特点是超声波技术可以穿过皮肤表层,识别出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的指纹技术无法识别的三维细节和独特指纹特征,如指纹脊线和汗毛孔等,这样就更难仿制指纹表面图形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目前市场各主体纷纷进入移动支付前沿阵地进行跑马圈地,抢占桥头堡。耳熟能详的无非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京东钱包等。为方便大众,支付宝和京东均启用了“钱包”的指纹支付功能。微信也于6月正式推出了“指纹支付”功能,可实现“秒付”。而最早在手机中引入指纹技术手段的则是苹果公司,不过一开始指纹技术只限于手机的开锁解锁,随后才发展至更高安全级别的指纹支付中。

 

 

《国际电子商情》图2:NFC IC主要专利所有权业者
图2:NFC IC主要专利所有权业者

 

指纹支付除了省去输入多位数密码、更节省时间,免去忘记密码的麻烦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支付时所处环境不能确保隐私,例如在公交车上或旁边有陌生人的环境,指纹支付可以防止输入密码时被旁人偷|窥。不过指纹支付难度较大,如果实现指纹支付,必须要单独设计相应的软件并且与不同的手机供应商合作,同时对于一些想要保护隐私的客户来说,指纹的录入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支付方式。

 

此外,刷脸支付也因为马云今年3月的一场秀被更多人所认知。蚂蚁金服研发的Smile to Pay技术,这项技术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来取代传统的密码,用户要做的仅仅是在需要人脸识别的时候打开手机或电脑摄像头,对着自己正脸拍摄。用户不需要自行提交照片,有资质的机构在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时,可以向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将采集的照片与该部门权威照片库进行比对。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移动金融支付,也在支付效率和支付安全上给用户带来了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