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液晶面板 价格全面下跌 库存堆积 电子实验室模块
WitsView资深研究协理邱宇彬表示,意识到需求转弱,近期面板厂开始针对投产组合做出修正,然调整幅度有限,多半仅由库存最高的笔记本电脑面板转往显视器面板或需求最疲软的IT转进电视应用。稼动率虽居高不下且中国面板厂新产能投入迅速拉升,对抒解供给压力依然是杯水车薪,造成本月IT面板报价持续下探,电视面板价格防线逐步崩解。
电视面板方面,价格已连续4个月下跌。
32寸供过于求的问题有增无减,加上该尺寸终端产品售价已几乎触底,在获利不易的情况下,品牌商的需求也每况愈下,本月平均跌幅达3~4美元;
40寸至43寸区间报价虽仍相对稳定,但在采购量修正、库存逐步垫高等负面因素影响下,本月部分产品也开始出现1美元左右的议价空间;
48寸与49寸产能持续开出、加上品牌商手上拥有一定库存量,采购需求放缓,报价下滑2~3美元;50寸价格受到连带影响,也有2美元的跌幅。
三星4K电视液晶面板价格也在下跌
受美元升值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电视机售价出现上涨。一家大型液晶面板厂商透露:“受电视机销量不佳的影响,很多电视厂商缩减生产计划,减少了面板的采购”。
虽然和接近面板厂商盈亏线的32英寸液晶面板相比,价格下跌速度相对缓慢,但5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和全高清“4K电视“用的面板价格也出现下跌。55英寸面板的价格比年初下跌了8%左右。
笔电部分,旺季不旺库存持续堆积。
即便部分面板厂将产能转至其他应用别,对库存持续堆积的笔电市场却毫无作用。主流15.6寸及14寸价格几乎触底,预估本月下滑幅度将微幅收敛;11.6寸由于白牌模组厂不断以破盘价在市场上搅局,价格持续下探,预估跌幅上看1美元。在供过于求的状况未获舒缓前,面板厂将陷入价格和数量的拉锯战,品牌商和面板厂的议价也将会越益艰巨。
液晶显视器部分,第二季品牌厂整机出货较第一季微幅衰退0.4%,第三季出货则仅有4-6%的成长空间,旺季将不会太旺;但因面板供给不减反增,预期各尺寸跌价幅度会较六月扩大,均在$2美元左右。
全球PC市场第二季度大跌11.8%,需求持续萎靡不振。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统计显示,5月日本国内个人电脑出货量只有51.5万台,同比大幅减少41%。
调查公司IHS DisplaySearch的高级分析师指出,“和电视机用液晶面板相比,个人电脑用面板的库存更多”。不少观点认为7~9月的库存调整将继续进行。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生产减速影响了智能手机用的面板价格。5英寸全高清面板和年初相比下跌了20%,每块的交易价格在15~20美元左右。
仍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保持良好销量的只有美国苹果等部分厂商。
虽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销量仍在增长,但是保持良好销量的只有美国苹果等部分厂商,增速明显放缓。一家大型面板厂商表示,“交易量不及预期,导致供需趋缓。”
中国各地今后仍将兴建液晶面板工厂。很多使用液晶面板的数码家电在很长时间内仍然会面临严峻的销售环境。液晶面板的价格下滑似乎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