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苹果供应商 苹果二手机 手机供应链 电子设计模块
第一季度的iPhone销量同比增长40%,受此推动,日本陶瓷电容制造商村田也宣布,其营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16%。作为iPhone的摄像头模块供应商,中国台湾的大立光电也实现了61%的同比利润增长。韩国iPhone屏幕供应商LG Display的利润甚至达到去年的8倍。
苹果供应链的利润飙升,表明智能手机市场对亚洲的零部件供应商和组装商产生了积极影响——毕竟,他们充当了整个行业的基石。然而,随着关键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加之智能手机行业的不断成熟,整个行业的格局也将发生转变。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引发担忧
“我担心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开始放缓。”汇丰银行亚洲科技研究主管史蒂文·皮拉约(Steven Pelayo)说,他预计未来3年的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只能“接近10%”。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之前的测算,2013年和2014年的增幅分别为28%和39%。
主要的担心集中于日益饱和的中国大陆市场。IDC预计,这个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今年第一季度销量萎缩4%,这也是中国大陆6年来首次出现智能手机销量下滑。
增长放缓已经开始给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厂商的前景蒙上阴影,他们最近几年实现了迅猛增长,在本土市场的份额甚至超过全球霸主三星。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称,就连最近几年风头正劲,并且跃升为中国大陆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小米,也在过去两个季度遭遇了销量萎缩。Strategy Analytics甚至警告称,小米的“快速增长已经结束”。
台湾供应商收到波及
这一趋势也波及了中国台湾的手机零部件供应商。作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联发科股价在截至去年7月的两年内实现翻番,但此后下跌约三分之一。
除了广泛担忧的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外,联发科的股价下挫也反映了整个台湾零部件行业面临的更大威胁:大陆的竞争对手正在向更为复杂的供应链领域挺进。
除了美国高通外,联发科还要与大陆的展讯展开竞争,后者在大陆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份额也在增加。与此同时,作为小米和联想等公司的摄像头模块供应商,宁波舜宇光学科技的份额也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很明显,大陆品牌倾向于使用大陆供应商。”法国里昂证券科技研究主管尼古拉斯·巴拉特(Nicolas Baratte)说,“中国供应商非常灵活,可以忍受规格调整和重新设计等要求,付费周期方面也很灵活。”
巴拉特说,由于中国市场放缓,部分中国供应商——尤其是闻泰、龙旗等手机组装厂商,越来越寄希望于通过与其他国家增长更快的品牌合作扩大业务,尤其是印度。
不过,里昂证券(CLSA)给出预测:中国智能手机高端产品占比逐年提升,将由2014年的19%与2015年的21%,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35%。
日韩本土供应商忧喜参半 依赖中国市场
日本手机零部件厂商之所以大幅以来外国客户,正是因为本国手机市场的大幅萎缩。分析师认为,这一举措已经起到了不俗的效果:日本企业已经为iPhone供应了三分之一的零部件,并且为中国厂商提供了大量高科技零部件。
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证券分析师Shoji Sato表示,这两大需求来源给村田等公司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机会。虽然苹果采购的尖端零部件价格达到中国厂商使用的零部件的10倍,但随着后者的4G网络逐步普及,其需求增速也在加快。
索尼和夏普都是日本供应链中的重要厂商,尽管这两大企业的手机销量都很糟糕,但他们分别在成像传感器和屏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索尼计划明年投资17亿美元提升传感器产量,满足苹果、三星和小米等客户的需求。该公司预计,其当前财年的营业利润将增长近4倍,达到3200亿日元。
夏普在智能手机供应链中的经历较为惨痛,该公司曾经大举投资显示面板产能,但市场份额却被成本更低的亚洲竞争对手抢走。夏普上周宣布年度亏损19亿美元,并有可能裁员十分之一。分析师表示,被排除在iPhone 6的供应链之外,是夏普业绩疲软的原因之一。
在韩国,零部件业务也已成为三星的最大利润来源。由于去年份额大幅下滑,三星智能手机业务已经被自家的存储芯片业务超越。
即便与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三星还是赢得了下一代iPhone的处理器代工合同,使得该公司的逻辑芯片业务今年有望扭转2014年的大幅营业亏损。
三星对内部供应链的依赖加大也有望对此形成促进,同时保护其智能手机业务的利润率。新款Galaxy S6旗舰手机就放弃了高通处理器,转而使用三星自家的Exynos处理器,基带无线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同样是三星自主生产的。
虽然三星的零部件业务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手机业务的利润下滑,但三星本土供应商却没有这么好运。触摸面板供应商日进显示( Iljin Display)和天线及摄像头模块供应商Partron,去年的营业利润分别下滑62%和51%。
金融服务公司麦格理集团分析师丹尼尔·金姆(Daniel Kim)说,“几乎所有韩国元器件供应商都在努力扩大中国业务,2014年三星智能手机业务震动给它们提了个醒,它们希望实现多元化。”
以上种种都缘由苹果对安卓的侵蚀有所行动。
苹果二手机杀伤半导体产业
苹果对安卓的侵蚀已有所行动。有分析师认为,安卓全球市场份额自去年登顶之后就开始缓慢回落,特别是在苹果iPhone6和iPhone6 Plus创纪录的热销影响下,这一趋势开始加速。来自Kantar Wordpanel ComTech的报告认为,安卓在全球主要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失去的用户中32.4%投向了苹果手机;另一份ComScore的数据显示iPhone与安卓手机在北美的市场份额已缩小到不到10个百分点。
苹果二手机抢进中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成长趋缓等影响下,让中国中低端手机市场打了个冷颤,不单导致手机供应链地震,也连累整体半导体产业遇到乱流。
4月21日,鸿海集团旗下富智康的电商平台富连网,开始出售二手iPhone,因为抢购热情,不单一度宕机,更夸张的是,还得限量抢购,因为货源不足,采取每周三中午十二时抢购的方式销售,而且每人限购一支!
看起来似乎只是单一事件,很难让人联想到,此事竟会成为中国手机业者心中的痛,也是今年第二季半导体产业景气成长力道不如预期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苹果开始要大举鲸吞蚕食中国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举动,很有可能会重创原先蓬勃发展的中国手机产业,加上中国等新兴市场自今年起在智能手机的成长力道将开始趋缓等多重影响下,今年第二季整体半导体景气的成长力道,远远不如预期。
今年第二季整体半导体产业景气不如预期,应该归咎于中国中低价智能手机市况不佳!幸好最差的情况,可能就在这一季了,六月下旬云雾渐散,七月拨云见日,更有不少半导体厂商对于今年下半年的旺季充满期待。
这是基于消费者对iPhone新品需求量大,新品上市前2-3个月苹果供应链厂商就要开始动起来,而备货动作足以让整个手机供应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新iPhone 6s将搭载2GB,如果以1.3亿为销量基数,那么将消耗2.6亿的LPDDR产能。
由于PC发展趋缓,过去几年来,半导体产业年年能维持高成长,仰赖的是智能手机的崛起与普及,而智能手机的整个版图中,苹果加上三星为高端机种的霸主,剩下的一半,靠的就是以量取胜的中国中低价智能手机了,但第二季中国中低端手机市场不佳,整个手机供应链受挫,更连带拖累第二季半导体产业,首当其冲的厂商,包括以中国中低端手机为主要销售对象的手机芯片厂联发科,以及驱动芯片设计业者敦泰、奕力等,另外近期手机用功率放大器产业也开始出现杂音,至于封测双雄之一的矽品,因中国营收占比过高,要不受牵连也很困难。
手机供应链引爆高库存压力
“五一”往往是中国上半年手机销售的重要时节,在备货需求的带动下,相关半导体供应链第二季业绩应该会比第一季有一~二成的季增率,但今年看起来,铺货力道非常薄弱,即使第二季有新机上市,但单一机种的备货数量较往年,至少掉一半以上。
至于中国大陆中低价智能手机最近为何不好,原因很多又复杂,但大致上可以简化成以下因素:其一、也是杀伤力最大的,就是苹果挥军抢市。简单来说,苹果将iPhone手机的价值利用到极致,新机上市之际锁定高端市场,二手旧机则结合鸿海之力,主攻中低价市场,以富智康所属的富连网和飞虎乐购为主进行销售,未来的销售通路甚至还可能延伸到淘宝网上。
手机业界盛传,苹果下半年还有一款低价抢市的秘密武器─iPhone 6C,预计的售价是1999元,相关的半导体零组件陆续自五、六月供货,第三季上市销售,苹果将这款手机定义为抢攻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利器。目前整个中国手机厂不论是一般品牌或白牌业者,都很担心苹果手机抢市的影响,在戒慎恐惧与观望的心态下,纷纷在今年上半年减少新机推出的数量。
第二,去化库存的压力!以大趋势来看,去年开始中国中低端手机销售力道就开始趋缓,但整个手机供应链却不断生产,虽然让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在去年第四季缴出单季营收与获利创新高的好成绩,但却也埋下了高库存压力的伏笔。另外,中国运营商的通路据点,向来是中国中低端智能型手机销售最重要的管道之一,但今年上半年因电信系统运营商补贴太少,导致在运营商据点销售的手机数量明显减少。而依据台积电所释出的讯息,目前Fabless端的库存高于正常季节需求约6天,约76天,这也导致半导体供应链目前都还处于去化库存的状态。
但若是去库存化顺利、新机接受度高,下半年还是荣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