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华为闯入光伏只是为了生存?

发布时间:2015-5-5

关键字:华为光伏业务  光伏逆变器  互联网能源   电子设计模块

 

4月底在上海举办的全球最大光伏展会SNEC上,华为融合“互联网+光伏”的展台令不少观众侧目。而此前,华为在光伏领域的涉足鲜为光伏“圈外人”所知。

 

就在今年4月下旬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当笔者在闲暇时间以非正式采访形式,主动向多位华为高层管理者问及华为在光伏领域的步伐和战略时,他们大多表示“不了解”,甚至对华为涉足光伏表示惊讶。

 

“这只是华为的一个很小、很小的业务,我们只是在卖(光伏)逆变器,一个小小的盒子。”一位华为高层管理者说。由于场合非正式,华为建议该引用不作为官方表态,且不具名。

 

不过,从SNEC展会上来看,华为在光伏的涉足可能不仅仅在一个逆变器盒子上。展会现场,华为“Future is Here”(未来在此)的展台前,华为利用互联网,现场镜像内蒙古一个近300MW光伏电站智能维运中心,并实时演示了移动运维、远程诊断、大数据分析、无人机热成像巡检、智能安防等功能。

 

可以说,在光伏电站运维和管理方面,华为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套以逆变器产品为切入口,涵盖电站数据采集、实时通讯、后台监测和管理、大数据分析乃至预测的完整光伏电站管理解决方案。凭借这样一套“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华为荣获SNEC十大亮点之首。

 

获得业界认可的同时,华为光伏业务还从光伏电站持有者(业主)手中斩获大额订单。据林洋电子(601222)发布的公告称,林洋新能源同意在光伏电站项目中采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组串式逆变器,2015-2017年,三年采购量不少于1.5GW。

 

华为还与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公司签署了全方位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光伏智能电站发电系统 管理、尖端技术、信息平台云服务共享、物联网等领域展开合作,协同打造数字化、智能高效光伏电站。协鑫是光伏领域专注产业链两头——硅原料和电站经营的大 型民营企业,目前在光伏硅原料供应市场中占全球份额约30%;与此同时,他们还持有大量光伏电站资源。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球光伏产业从狂热走入低谷,目前整个产业重回上升通道。中国在这一轮变革中无疑成为了全球光伏制造中心,也被视为未来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而从产业链来看,光伏的热点也从当年的电池板制造向产业链条后端移动——光伏电站运营和新能源存量资产的盘活。

 

物联网,尤其是新近提出的能源互联网的兴起,让原本专注通讯领域的华为与光伏产生了交集。大约2年多前,华为开始“悄悄地”涉足光伏逆变器。在华为针对未来业务探索成立的“2012实验室”项目中,就有专门针对能源创新的“瓦特实验室”; 在德国纽伦堡和瑞典斯德哥尔摩都有针对逆变器架构、设计、算法研究的研发中心。

仅仅是一项靠卖逆变器赚钱的生意?

 

不过,在华为内部,光伏业务目前并不归属三大业务(运营商、企业、终端)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隶属研发旗下的一个探索性领域。尽管华为在逆变器市场上已经颇有影响力,然而目前这个市场仍然还是一个处在“萌芽”状态的小市场。

 

然而,从潜力来看,能源互联网的未来潜力市场不会小于通信市场,未来分布式家庭能源网络的发展大势格外有着无限的诱惑力。此前,中国最早提出“能源互联网”理念的代表人物之一——远景能源创始人张雷曾预测,能源互联网将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可以被视为撬动“能源互联网”时代的杠杆。仅以光伏为例,2015年 国家光伏发电建设方案规模达到17.8GW,大为超出市场预期;2016年,中国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拥有50GW的光伏装机容量。这一新兴市 场的崛起以及存量能源资产的智能管理、运营,其市场价值不容小觑。

 

可以预期,如果华为全力挺进“能源互联网”,其成功的胜算将不可低估。正如上世纪80年 代闯入通信领域,同样卖通信设备的年代,在那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华为做到了全球第一。而面对光伏和能源互联网这样新兴的领域,留给华为这样的公司可 以探索的机会可能更多、空间更大。

 

不过,从华为高层的态度来看,目前光伏只是“一项靠卖产品(逆变器)赚钱的生意”。“他们(光伏)不是华为的主航道,必须赚比其他业务更多的钱,才有可能在华为生存下去。”另一位华为高层在非正式场合向我透露。

 

然而,如果说“企业业务是华为的明天”,那么光伏作为企业业务的一个行业领域,进入“华 为主航道”也就顺理成章。未来通信业务也可能作为企业业务的一个分支而存在。那么,光伏是否可能成为另一个潜力巨大的、并列的分支呢?或许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