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无线充电市场 无线充电方案商 无线充电器 电子实验室模块
行业标准待统一,汽车应用成新贵
据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年初的报告,2014~2020年全球无线充电市场将迎来飞速发展,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预计到2020年,无线充电市场收益将达到137.8亿美元。报告中称,2014年消费电子产品是无线充电市场应用中最大的细分市场,份额高达68%。与此同时,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迅速增长也是无线充电市场飞速发展的主要助力。此外,汽车领域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将对无线充电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3~2022年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全球各大洲的市场增长预测
Qualcomm Technologies产品市场总监沈磊认为,无线充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各大厂商也逐渐在打通整个产业链。在消费市场上,生活小家电、3C数码和将要步入物联网的设备以及电动汽车都是使用无线充电的主力军。“2015年,预计将有更多的手机厂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当然,我们也相信,无线充电技术也正在快速应用到可穿戴设备上。
例如你可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7×24小时的穿戴设备解决方案,包含医疗传感器和心脏监测传感器,甚至在游泳时也可以使用的防水产品……诸如此类的可穿戴设备也是未来无线充电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应用领域。此外,电动汽车也是时下热门的话题,并且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但是,无线充电市场的发展仍然会遇到一些阻碍,包括无线充电设备标准不统一、兼容性、政策规范的不匹配等。“当然,无线充电市场目前还处在很初期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目前市场标准尚未统一。比如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领域,因为基础设施、车辆的充电板可能由不同厂家提供,这里面涉及到诸多安全性、可靠性的考虑,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是最好的。可喜的是,目前我们已经看到标准的融合趋势。”沈磊表示。
无线充电市场的两个方向演进
深圳劲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礼斌则指出,无线充电市场的发展从两个方向演进:手机和平板的大电流快充,智能穿戴设备的小功率应用。“首先,智能穿戴式设备将在今年迎来大爆发,这来源于moto/Apple带动,各大厂商积极投入。
另外,无线充电效率、体验的提高将促使更多的产品加入这个功能,如无线快充将使越来越多的手机内置无线充电。基于上面的因素,2015年无线充电的市场将在2014年的基础上成长200~300%是可以预期的。”他补充说,“无线充电效率超过80%,解决了大电流充电和发热的矛盾, 缩短了充电时间,共振式WPC V1.2等将改善耦合式要对准和只能一对一充电的问题,以及无线充电解决了智能穿戴设备充电问题,这些因素将会促进该市场的良性发展 。”
同时邵礼斌也指出,标准之争和各种近期无法商用的尝试,以及过度的宣传不断提升用户的期望,使用户和厂家无所适从,影响了市场的投入集中度,可喜的是A4WP在产品难以商用的情况下,选择同PMA合并,这样使产品方向基本确定,必然会促使市场良性发展。
Qi标准无线充电的手机已经达到62款。但是,苹果手机没有内置无线充电功能,咱们国产品牌手机尚无一款存在其中,国内手机厂商的成本竞争压力太大,对此仍在观望中。因此,当前他们还是更倾向于为用户提供可选择更换的无线充电手机壳,或是上述的外接无线充电适配接收器这样的配件方式。”
群雄逐鹿,组合拳各自出击
作为无线充电领域的巨头之一,Qualcomm在无线充电领域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针对充电功率相对较小的手持设备的WiPower技术,另一方面是针对大功率的电动汽车的Qualcomm Halo技术。“我们相信磁共振原理是无线充电的正确方向,因此我们在该领域进行了超过7年研发投入,以此实现多个不同类型终端同时充电,甚至不接触表面即可充电。”沈磊解释说,WiPower是一项无线充电参考设计,Qualcomm采用专利授权方式,为授权厂商提供应用WiPower解决方案的工具和方法。
采用WiPower的合作伙伴数量正在不断扩大,包括关键的消费电子配件制造商、一线汽车厂商和家具制造商等。WiPower LE是用于可穿戴设备等低能耗终端的WiPower版本,Qualcomm Toq是全球首款采用WiPower LE的智能手表。“我们正积极研究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其他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可能包括健身追踪器、照相机、医疗传感器等。”他补充说,“Qualcomm Halo技术使用磁共振感应,实现地面充电板与电动车充电板之间的能量传输。驾驶者只需将汽车停在充电板上,汽车就自动开始充电。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2014~2015赛季全球首届Formula 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的安全车(宝马i8)和医疗车(宝马i3)上。”
劲芯微则专注于智能数码类产品的无线充电芯片和方案的开发,发射芯片已有5W、10W的产品CV90312T、CV90316T,性能优异,系统稳定,芯片方案已被国际知名厂家采用;7.5W接收芯片CV8013、2W含充管理芯片CV8010都已送样,即将批量供货。“相对于国际大厂,我们的芯片的规格定位更准,如7.5W无线充电芯片CV8013电压5V、7V、9V、10V用户可选,能很好地支持无线快充,满足了手机平板等产品快充的需求;2W的CV8010内置无线电能接收和充电管理,单芯片解决方案,外围器件少,极大地节省了空间,非常适合智能穿戴式设备应用。
其性能同国际巨头同样优良,并且我们能提供本地支持,相应及时,并可以根据客户定制,支持客户做出有差异化的产品。”邵礼斌强调说,“除无线充电芯片外,公司即将推出快速充电芯片和方案、以及共振式无线充电芯片的开发,下半年将推出的Qi & PMA双模接收芯片以及Qi、PMA、A4WP三模接收芯片同样值得期待。对于未来,我们认为能量收集是电能提供的终极方案,我们已经着手这方面的研究,提前布局。”
而日系厂商东芝推出的无线充电集成电路芯片TC7763WBG,具备了输出5V/1A(5W)的快速充电特点。“基于无线充电Qi标准5W的规格,此款芯片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为主的产品系列中。由于具备能够随时随地无线充电的特点,符合市场需求的趋势。并且,东芝公司在不断听取客户意见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和提高无线充电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最近有TC7764WBG芯片问世,以符合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