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医疗健康数据 医药公司 苹果ResearchKit 电子设计模块
苹果(Apple)最近发布其健康研究平台后的24小时内,就有数以万计的iPhone用户申请参加由一些在美国最受尊敬的医疗机构参与的五项研究。
哈佛大学(Harvard)附属癌症中心将通过让乳腺癌幸存者输入他们的体能水平和情绪信息,来评估化疗的长期影响。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领导的另一项研究将利用iPhone的内置传感器,研究体育活动与心脏病之间的联系。
去年夏天,苹果(Apple)开始进入数字医疗行业,推出了HealthKit软件平台,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该平台汇集健身锻炼、卡路里摄入和体重数据。苹果宣称该系统有潜力提醒医生关注用户健康状况变化,几家美国医院已开始试用该系统。不到1年之后,接入HealthKit的健身应用app已达近1000个,为苹果推出以健康为核心的苹果手表(Apple Watch)设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击iPhone的触摸屏来照相或打电话,如今已变得跟被iPhone取代的传统相机和手机一样令人熟悉了。医学研究人员希望使用同样简单的互动,去研究从帕金森氏综合症到哮喘的各类疾病。
随着本月ResearchKit的推出,医疗研究人员获得一种将iPhone变成临床研究工具的途径,苹果的更长期计划变得明晰起来。
“你只需要一直把iPhone放在口袋里,走上20步再返回,iPhone的加速计和陀螺仪就能精确测量您的步态,”苹果运营高级副总裁杰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在本月发布会上提到一款研究帕金森氏综合症的app时表示。
苹果不打算直接通过app赚钱(此类app还可追踪糖尿病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但ResearchKit正在医疗界打造良好声誉,可能有助于提高iPhone或Apple Watch销量。
“拥有一项共同平台,对于大学、医院、临床和政|府方面的研究人员来说是天赐之物,”技术咨询公司Envisioneering的研究总监理查德?多尔蒂(Richard Doherty)表示。
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将是不可或缺的。苹果的威廉斯表示,顾客将自愿选择加入任何ResearchKit计划,他承诺,苹果“将看不到你的数据”。
各种应用(app)——从计步器、心率计量仪到酒精测定计和排卵期计算器——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个人健康信息。ResearchKit展示了一种潜力,即这些数据的集成可以揭示出疾病在更广泛人群中的发展趋势。
谷歌同样收购了两家基因数据公司
并非只有苹果一家在这样做。谷歌(Google)已投资了两家旨在依靠激增的医疗数据独|立开展研究的公司:基因测序公司23andMe,拥有已使用其99美元DNA测试设备的85万名用户的基因信息;以及专注于年龄相关疾病的Calico公司。
两家规模为世界数一数二的药企——罗氏(Roche)和辉瑞(Pfizer)与23andMe签有协议,可以使用后者的数据进行研究。但在本月,总部位于加州的23andMe聘请了罗氏旗下生物技公司Genentech的前研发负责人理查德·舍勒(Richard Scheller),在进入自主药品研发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对传统医药公司来说,谷歌和苹果闯入他们的地盘令人不安。药丸或注射剂本身只占一种药品价值的一小部分。来自硅谷及其他地区的新加入者会强行挤入药品研发过程吗?
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首席创新官大卫·贝茨(David Bates)说,那种景象还很遥远。迄今为止,大多数活动还仅限于各种健身应用,它们提供的是激励性信息,而非真正的医疗级数据。
“(数字医疗的)最大受益者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但许多此类应用并非为这部分人群使用而设计,”他说。它们的目标市场是富裕的、热衷健身的iPhone用户,而非那些最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的人群。
贝茨博士补充说,为了提供真正的研究价值,健康应用需要与患者的电子病历相连。在大多数国家,这样做都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障碍,更别说隐私问题。
位于加州的数字健康初创企业Bioniq Health的联合创始人尼|玛·艾哈迈迪(Nima Ahmadi)说:“这一领域的信噪比是我见过的最高值之一。很多人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但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更多的临床级应用正在涌现,例如用于糖尿病的葡萄糖监测仪。但这些应用面临监管机构的审查,后者计划将它们纳入与医疗设备(如心脏支架和起搏器)同样严格的审批程序中。
瑞士制药集团诺华(Novartis)首席执行官江慕忠(Joe Jimenez)称,医疗行业与科技行业必须分享专业知识。他的公司正在与谷歌合作研发一种“智能”隐形眼镜,可以测量泪液中血糖水平并将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诺华是全球最大的隐形眼镜制造商之一,但我们对微处理器与传感器一无所知,”他说。
他说,通过合作,这两个行业可以开发出突破性技术,帮助满足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然而,很明显的是,谷歌、苹果以及其他公司亦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