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我们联系我们
动态信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电子圈微报见面会:众圈友齐侃中国智能机市场

发布时间:2012-09-21

关键字:智能机 

2012年,中国市场功能性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的速度加快。转型迅速的智能机生产商已经逐渐撼动了原有的市场格局。据了解,目前国内的三大运营商除移动外已逐渐停止功能机集采,未来对于功能机也不会再有任何补贴。一大利好消息是,今年三大运营商的整体采购目标是1.5亿台,其中80%智能手机,即1.2亿台,而华强电子研究所在之前的调研中也预计,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将达到2亿台。然而尽管如此,国产智能手机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中所占份额并不理想。其中国产品牌占整个市场不到15%,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智能机仍然以苹果、三星等洋品牌为主。

电子圈微报见面会:众圈友齐侃中国智能机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手机品牌将在何时爆发?价格战是否是国产手机的唯一竞争力?哪些手机企业将走得更远?面对以上问题,在9月18日环球资源举办的第一界电子圈微报粉丝网友见面会上,多名手机行业资深圈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圈微报见面会:众圈友齐侃中国智能机市场

智能手机上量,价格是主要因素?

深圳市基伍通讯移动互联部副总监孙意笑(微博名:@孙意笑)表示,G-five从国际市场回到中国市场后,目前只做智能机方案,他认为智能机上量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价格。“我们做过一些分析,消费者购买手机属于冲动性消费,手机的价格比重应该在月收入的20%以内,超过后消费者会有很多考虑。”孙意笑认为,从国内平均收入来看,1G主频、4.3寸屏入门级智能手机零售价至少要降到500~600元内才有可能形成出货量爆发,而这个价格将在明年国庆左右实现。

《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圈微报见面会:众圈友齐侃中国智能机市场

作为参与过彩电、PC行业战争的资深元老,何庆军(@何庆军)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国产手机不能只靠价格竞争,一定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当年PC只要走价格的全死掉了,手机行业只走价格路线的话,未来会有很多企业消失。”他分析到,中国手机每年3.2-3.8亿之间的产能,零售产值是5000亿,行业均价是1500元左右,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利润,这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价位。一旦价格和利润下移,产业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持良性发展,就意味着产业链的崩溃。

《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圈微报见面会:众圈友齐侃中国智能机市场

国产手机三大派别,你是哪一派?

何庆军同时以国内比较典型的三类手机企业为例,他表示目前走量比较好的品牌如联想打的也是“性价比”牌。这类公司在技术上其实没有优势,但是在硬件芯片上捆 绑了高通、intel、MTK这样的公司,实现了硬件平台的领先优势,迅速上量。小米虽然自称是“发烧友”手机,但事实上也是联想这种打法,不同的是将硬件平台的优势通过营销发挥到极致。“所以小米1代有13个月的市场领先,但小米2很难再保持优势了。”

另外一类是华为这种公司,在系统、芯片和平台全面布局,有些像韩国的三星,刚开始会非常艰难,做得很辛苦,但后劲十足。

第三种则是OPPO这样的公司,深谙中国文化、消费者习惯,也有国际的营销手法,追求硬件平台的快速更新,产品硬件甚至超过苹果、三星(OPPO)。

“以上三种企业,其实都有可取之处。我不太看好的反倒是魅族。”何庆军表示,魅族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产品仍然是M8,而当时M8成功的原因在于外观、操作体验等都像苹果,但价格只有苹果的三分之一。其它所谓的创新主要还是营销手段,“魅族如果要走精品路线,仅靠现有的几十人来做研发显然投入是不够的。”

“今年内,国内有两三家手机品牌会超过苹果、Note2的硬件配置。”何庆军认为,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在软件、生态系统上超越苹果非常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从硬件上超越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最好选择。

《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圈微报见面会:众圈友齐侃中国智能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