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嵌入式
打算采用收购策略的企业们必须在可控制硬件与OS(如苹果模式)以及利用外部合作伙伴的操作系统(如微软/英特尔模式或开放架构模式)这二种模式之间权衡其优劣。计划进行收购的公司还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公司内部支持并维持一种目标 OS的成本开销、收购并整合目标公司的成本,以及还可能用到的资金与资源。
在考虑上述因素时,也不能忽略的是:如果能带来一种更好、更密切且更直接可支持的产品,将可为企业带来更多收入。但有时候企业做出进入某个市场的策略性决定 后,可能会为了收购某家目标公司付出更高几倍的金额。但大部份的情况下,买方多半寻求的是能以较合理金额收购一家OS公司的机会。而无论进行收购的原因为何,从1990年代以后许多的收购交易正持续发生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实时操作系统 (RTOS)公司被收购后,其 OS 产品就被整合于买方的工具平台中。早在1990年代晚期,我曾负责销售德州仪器(TI) DSP产品线,如 TMS320C548 与 TMS320C32 。还记得吗?TI收购了美国加州 Spectron Microsystems 公司,取得其 DSP / BIOS 与 SPOX 嵌入式 OS。TI还在1997年收购加拿大多伦多 GO DSP 公司,取得 Code Composer 开发平台。TI将这些工具整并成一套强大的 OS 与 IDE 平台,打造出一款优越的开发平台。TI为客户免费供应这些操作系统,并低价销售 IDE 工具,让客户能够以低成本取得优质的开发平台,协助其加速产品上市时程,同时也为TI DSP 的销售创造佳绩。
其它策略性 收购案例还包括2002年Mentor Graphics收购Accelerated Technology及其 Nucleus OS 平台,并将其整合于Mentor的软件开发平台中。2008年,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买下 Symbian 的剩余股权,不过在那之后没多久,诺基亚的决策180度大转变,放弃 Symbian 转而携手微软(Microsoft)的操作系统。
企 业也常常透过并购来减少竞争对手。1999年,Wind River Systems收购Integrated Systems,这家公司提供的是当时十分流行的 pSOS 嵌入式 OS 。Wind River很快地就让 pSOS 消声匿迹,在嵌入式 Linux 开始普及以前,迅速“消灭”了 VxWorks 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2009年和2010年,还发生了几次重量 级的策略性收购交易。英特尔公司(Intel)收购Wind River、Cavium Networks公司收购MontaVista,以及Research In Motion (RIM)收购了QNX。以下列出过去十年来在嵌入式 OS 领域所发生的一些重大收购行动,包括收购价值。
这 种整并趋势将会持续吗?如果是的话,谁将会是下一个?目前业界仍存在多家优质的独立嵌入式操作系统公司,如Green Hills (Integrity)、LynuxWorks (Linux)、TimeSys (Linux)、ENEA (OSE)、ExpressLogic (ThreadX),当然还有微软(Windows)。不过,如果在未来几年内看到其中几家不错的公司被收购了,我也不会感到太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