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经济景气及产业趋势快速变迁,日本客户需求衰退,加上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后,能源供应不稳定,半导体上下游的相关产业纷纷以减产或关厂缩编因应,”联电(台湾新竹)在向台湾证交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UMC Japan之营运成本无法有效降低,整体经营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整合业务并提升制造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联华电子董事会决议结束日本晶圆制造业务。”
UMC Japan功成身退
对联电来说,虽然UMC Japan并未带来太大的效益,但仍为联电拿下几家日本大厂订单,随着日本IDM厂直接下单台湾,UMC Japan也算是功成身退。
日本半导体厂在过去20年中,一直坚守IDM厂的营运模式,一来是日本半导体厂都是由索尼、松下、富士通、三菱等日本大型系统业者所投资,二来是日本半导体厂的技术及产品,多半是为了提供给系统业者所使用。所以,在数码相机红透半边天的年代、在日本白色家电攻占全球客厅或厨房的年代,日本半导体厂可说是天之骄子。
只是时代的演进不止,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不断世代更迭,日本系统厂失去了最重要的舞台,如光驱的普及后,宣告了录像带的末日一样。为了让半导体事业得以存活,日本IDM厂也走出日本,开始与国际系统大厂做生意,的确也创造了一段丰功伟业。
但是,最近这10年中,日本系统厂的全球布局出现失焦,半导体厂也一再进行整并,包括NEC、三菱、日立等将存储器事业合并为尔必达,日立、三菱也将逻辑IC事业合并为瑞萨,瑞萨最后还合并了NEC半导体事业。
而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重创了日本半导体生产链,国际系统厂为了分散风险,将订单移转到台韩等其它国家供应商,订单当然是一去不复返。另外,欧债问题延烧,日圆因为是国际流通货币,热钱推升日圆不断升值,再度重创日本半导体厂,不仅尔必达在年初宣布破产重整,瑞萨也出现财务危机,富士通则想卖厂。
日本半导体厂的竞争力不再,当地产业生态系统也分崩离析,整个产业崩解后,委外释单成为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于是日本IDM厂今年来不断整并自有产能,并不断委外下单,台湾半导体厂受惠最大。
撤回台湾
联电表示,在完成最后的订单之后,将中止日本千叶县馆山市的日本晶圆制造业务。该公司表示,将在未来某一时间解散并清算UMC Japan。
联华电子于1998年取得新日铁半导体部分股权并负责经营,后来更名为UMC Japan;2009年联华电子公开收购UMC Japan全部流通在外股份。
联电表示,未来透过其它工厂将继续充分供应日本当地客户之晶圆专工需求。这些工厂几乎都位于台湾。
联电表示,UMC Japan的200mm晶圆月产能约为2万片,至今年6月30日止总资产为168亿日元(约合2.122亿美元),负债为28亿日圆(约合3440万美元)。
联电表示,UMC Japan上半年营收为37亿日元(约合4680万美元),净损16亿日元(约合2020万美元)。
联电上月表示,将向一家或多家战略伙伴出售10%的股份。联电在晶圆代工领域长期排名第二,位居台积电之后。据市场调研公司IC Insights Inc.,今年联电的晶圆代工营业收入排名可能降至第三,排在台积电与Globalfoundries Inc.后面。